| 
 大師的話還真是  暮鼓晨鐘深入淺出
 一看就懂
 
 
 有一則笑話是,
 貓捉老鼠,老鼠機警,躲進洞裡遲遲不出來。
 貓於是學狗叫,
 老鼠一聽,心想,貓鐵定被狗嚇跑了。
 於是從容地走出洞外,卻被貓逮個正著。
 老鼠不服氣,
 問:「我剛才明明聽到狗叫,為什麼你還在這裡?」
 貓得意地說:「這年頭想要混口飯吃,不學第二種語言行嗎?」
 
 人要生存,
 就不能不具備一些生存的條件,
 也就是要有應世的方法。
 關於「應世之道」,有四點意見:
 
 第一,忍耐是修行的力量:
 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,忍耐不是吃虧、不是無能,而是面對譏嘲毀謗能用質直的心釋
 懷。
 在忍耐的世界裡,沒有瞋恨,沒有嫉妒,只有和平與包容。
 忍耐是做人處事的無上法寶,大地因為能忍受眾人的踐踏,所以能承載一切。
 忍耐的大地最為厚實,做人要如大地一般,能有忍耐承載的修養,才有力量應世。
 
 第二,包容是做人的修養:
 虛空因為包容萬有,所以才能成其大;做人要有包容別人的雅量,才會受人尊敬。
 包容是做人的修養,一個人如果對別人的過錯斤斤計較,
 對別人的錯失一點也不肯體諒、包容,甚至反過來需要別人包容你,就顯示自己渺小。
 例如:
 一個茶杯
 只能容納五百_C_ _C_ 的水,
 一個茶壺則能容納兩千_C_ _C_ 的水;
 一間一百坪的房子只能容三百人,
 五百坪的房子則能容兩千人。
 所以,
 一個人的肚量有多大,能夠包容多少,他的成就就有多大。
 
 第三,柔和是處事的良方:
 處事之道,在於柔和,柔能克剛,
 至柔的水能夠穿透至剛的岩石,所以做人能以柔和安忍來處事,
 再艱難的事都能迎刃而解。
 現在流行管理學,
 管理的祕訣,在於將自己的一顆心先管理好,能夠將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,
 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,這就是最高的管理學。
 
 第四,感恩是惜福的資糧:
 做人要有感恩的美德,
 懂得感恩的人,他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,
 進而付出、回饋別人,
 所謂「滴水之恩,湧泉以報」,
 因此感恩是人生的財富,懂得感恩的人生最富有。
 
 一個人能將自己的身、口、意管理好,
 不起煩惱,
 不與人鬥爭,
 這就是待人處事最好的祕方。
 
 
 |